2022年12月9日刑法编之绑架罪

 admin   2025-07-25 01:40   21 人阅读  0 条评论

本篇文章给大家讲讲2022年12月9日刑法编之绑架罪,以及如何绑架别人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2022年12月9日刑法中绑架罪

----河北正邦律师事务所

李哲律师编译

微信18730980905

2021年2月,被告人黄某与妻子陈某发生冲突,陈某离家出走。3月6日,被告人黄某为了逼迫妻子陈某回家,将其妻子、侄子骗出学校,并将其绑架至重庆市巫溪县。3月8日10时许,被告人黄某给被害人父母打电话说“让陈某回家看看我,她不回来就见不到孩子了。”随后,他在给妻子陈某打电话时也说了同样的话。经调查,虽然他没有虐待妻子和侄子,但还是因绑架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今天我们就来说说绑架罪。有兴趣观看

法律基础

播送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关规定

第二百三十九条【绑架罪】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构成犯罪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犯前款罪,被绑架人的,或者故意伤害被绑架人,致人重伤、死亡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盗窃婴幼儿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

相关司法解释

1.《关于绑架过程中以暴力、胁迫等方法当场抢夺被害人财物的行为适用法律的复》【最高人民法院】,【发函[2001]68号][20011108发布]],[20011108实施]

在绑架过程中,行为人采用暴力、胁迫等手段,当场抢夺被害人财物,构成犯罪的,以重罪处罚。

2、《关于绑架、敲诈勒索犯罪中同一被害人抢劫罪如何定罪题的复》【最高人民法院】正文部分【19950530年发布】,【19950530年施行】

行为人在绑架、敲诈勒索犯罪中抢劫同一被害人财物的,以绑架、敲诈勒索罪定罪,从重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同时抢劫他人财物的,分别以绑架罪、敲诈勒索罪、抢劫罪数罪并罚。

犯罪构成

播送

元素

以暴力、胁迫、醉酒等手段劫持或者以武力控制他人。行为的对象是任何其他人,包括妇女、儿童、婴儿甚至行为人的孩子或父母。绑架的本质是将受害人置于犯罪者或第三方的权力之下。事实上,未成年人父母离开居住地并利用权力控制未成年人的情况时有发生,也有受害人陷入原来生活的困境的情况。因此,绑架并不要求受害人离开原来的居住地。绑架行为必须是胁迫性的,即使用武力、胁迫或醉酒来控制他人。对于缺乏或者丧失行动能力的被害人,如果通过盗窃、运输等手段将被害人置于行为人或者第三人的控制之下,也可以成立绑架罪。以勒索赎金为目的的婴儿或儿童犯有绑架罪。

主观责任认定

1.有意为之

有故意,行为人对侵犯他人行动自由和人身安全的后果抱有希望或放任的态度。

二、意图利用被绑架人的近亲属或者其他人对被绑架人安全的担忧。

这是一种主观的过度因素。只要行为人有这种故意,即使客观上没有通知被绑架人的近亲属或者其他人,或者即使通知了其他人但其他人没有任何顾虑,也不影响本罪的成立。如果行为人没有这种故意,利用力量控制被害人后,又让被害人隐瞒被控制的事实,打电话给亲属索要财物,则绑架罪不成立。但如果行为人利用力量控制他人,使被害人告知近亲属其被绑架的情况,则成立绑架罪。“安全”不仅包括生命的安全,还包括身体和自由的安全。对被绑架人的危险不仅限于非法行为造成的危险,还包括利用合法行为对被绑架人造成的“危险”。例如,A绑架死囚B后,向B的亲属声称“如果不支付巨额赎金,B将移送司法机关处理”。A的行为仍构成绑架罪。

3、以勒索财物或者满足其他非法要求为目的

其中的“财产”包括财产权益,“违法”不限于刑法规定的违法犯罪。以勒索为目的偷窃婴幼儿的,以本罪处罚。同样,盗窃婴幼儿,以婴儿为人质,以满足其他非法要求的,也属于本罪。第3项也是主观超额因素,不需要客观化。如上所述,只要行为人具有这一目的,即使客观上没有向被绑架人的近亲属或者其他人勒索财物或者其他非法要求,绑架罪仍然成立;即使行为人客观上向被绑架人的近亲属或者其他亲属索要财,或者其他勒索财物或者提出其他非法索取行为的人,一般也应当认定为有牵连的犯罪人。但如果以直接勒索被绑架人财物为目的而绑架他人,则应认定为抢劫罪。此外,有下列两种行为也应当以绑架论处一是行为人具有勒索财物意图,并且是出于其他目的和动机以力量支配他人后才实施勒索财物的;二是收买被拐妇女,在孩子出生后,采用暴力、胁迫手段对其进行控制,进而向其近亲属或者有关人员勒索财物或者提出其他非法索取。

犯罪判定

播送

总体而言,从司法实践来看,绑架罪的犯罪特征、情节和量刑尺度的认定存在较大差异或混乱,主要体现在

一是非典型绑架犯罪与典型绑架犯罪的法律界定,如绑架勒索罪、非法拘禁追债罪、敲诈勒索罪的法律界限;

二是量刑混乱。由于对绑架罪立法所涵盖内容的执行理解存在较大偏差,司法实践中往往会走向两个极端要么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要么免予刑事处罚,不予追究。之间的过渡句。两者量刑的巨大差距,导致司法判决混乱。因此,有必要对绑架罪的含义、犯罪构成要件及其本质特征、罪刑冲突等题进行探讨和研究。

量刑

播送

根据刑法第239条规定,犯绑架罪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构成犯罪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杀人罪,绑架或者故意伤害被绑架的人,致人重伤、死亡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被绑架者”,即绑架杀人,既不是情节加重罪,也不是情节加重罪,更不是容忍罪,而应理解为合并罪。之所以界定为共同犯罪并加重法定刑,是因为两种行为往往同时发生,而且当同时发生时,违法程度明显加重。被绑架者的行为不仅容易发生在绑架完成后,而且也容易发生在绑架开始时,由于被害人的反抗等原因而发生。因此,“杀死被绑架者”并不以绑架已经完成为前提。也就是说,在绑架开始后、绑架完成之前杀死被绑架者,也是“杀死被绑架者”。

《刑法修正案》删除了“致被绑架人死亡”的情节严重罪。据此,如果绑架行为本身因过失致人死亡,则绑架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并存。如果绑架因过失致人死亡,但绑架未达到使用武力控制被害人的程度,则绑架未遂与过失致人死亡的假想结合成立。如果绑架行为本身对他人造成伤害,则被视为想象的结合,应按重罪处罚。受害人被绑架到车内,发生车祸,导致被绑架人死亡的,成立绑架罪、交通肇事罪,数罪并罚。故意伤害被绑架人,绑架后造成轻伤的,或者绑架后强被绑架人的,以数罪处罚。

上述文章主要是讲解关于2022年12月9日刑法编之绑架罪和如何绑架别人相关题,希望能帮助到广大网友。

本文地址:http://www.25jiujiu.com/post/1890.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