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近期南方暴雨与1998年相比如何?为何强度这么猛?还要下多久?

 admin   2025-04-16 01:40   19 人阅读  0 条评论

本文主要讲解一些再近期南方暴雨与1998年相比如何?为何强度这么猛?还要下多久?,以及1998年南方大雨的题,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南方雨还在下!

中国气象局7月13日最新消息显示当天,我国南方多地有中到大雨,部分地区有暴雨;未来三天,西南地区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甚至大暴雨。

一个多月以来,我国南方接连遭遇暴雨袭击。多地降雨量打破历史记录。中央气象台已连续40天发布暴雨预警,成为自2007年启动暴雨预警服务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

今年南方暴雨到底有多“猛”?为什么它们持续了这么久并且如此激烈?南方暴雨还将持续多久,即将到来的北方“七降八上”主汛期将带来哪些挑战?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编辑今天采访了中国气象局相关专家。

近期的暴雨虽然较大,但仍不如1998年的暴雨事件。

据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统计,入汛以来,我国南方地区已发生15次大范围强降雨事件。

其中,6月27日至7月9日南方大暴雨期间,累计降雨量100毫米以上的面积达2887万平方公里。

“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极其极端、局地强降雨重叠度高,这些都是6月以来南方暴雨的特点。”国家气候中心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办公室副研究员翟建清说。

7月12日卫星监测报告显示,受强降雨等因素影响,我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主体及附近水域面积自7月起7天内“增大”352平方公里。2月至7月8日,达到4206平方公里。平方公里,为近10年来最大。

当日零时,鄱阳湖星子站水位井内,湖水达到2252米至——米。这是1998年的洪水位,标志着鄱阳湖有水文记录以来的历史极值。

不过,根据中国气象局目前的监测数据,南方暴雨虽然猛烈,但总体仍不及1998年的特大暴雨事件。

翟建清认为,考虑到暴雨的范围、持续时间和降雨量,6月27日至7月9日我国南方暴雨综合强度在气象记录历史上排名第五,而2019年的暴雨事件强度则排在历史第5位。1998年排名第一。

据中国气象局统计,从区域看,1998年的暴雨过程覆盖了长江以南的大部分地区,超过250毫米的区域集中在江南北部和广西东部。不过,2020年的暴雨过程位置更靠北,集中在江淮、江淮等地。江汉东部、江南大部、重庆、贵州等地,超过250毫米的地区集中在湖南西北部、湖北东南部、赣北、皖西南、闽西等地。

大雨一直下个不停,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近期南方为何出现大雨?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王永光认为,最直接的影响因素是气象条件。

他认为,今年6月以来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持续强劲,是导致南方暴雨的重要原因。副热带高压西侧导致来自南海和西太平洋的水汽输送明显增强,为南部地区持续降水提供了丰富的水汽条件。

6月中旬以后,副热带高压明显北移,江南北部至黄淮地区盛行西南气流,水汽输送较强。与此同时,来自北方的冷空气频繁南下,导致冷暖气团从江南北部到我国黄淮地区交叉,形成持续性强降雨,降雨量明显偏多。

王永光表示,6月中下旬以来,雨带停留在西南地区东部至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是与“梅雨”相关的天气系统相对稳定。

“美玉”!在王永光看来,引发此次强降雨的是“怪物”。

“梅雨来得早、梅雨锋强,是造成长江中下游梅汛期降雨量异常偏多的原因。”王永光说,今年江南地区梅雨比往年提前了7天,而梅雨的“主战场”是——长江。6月9日全国中下游已进入梅花期。原来,今年南海夏季风爆发较早,6月上旬至中旬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于更北的地方。两个因素共同导致长江中下游地区提前出现暴跌。

还有一个更宏观的因素,就是全气候变化。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适应办公室主任黄磊表示,目前尚无研究表明北极创纪录高温与我国南方暴雨有直接联系,很难直接归因单一天气和气候事件,例如最近南方的暴雨,导致全变暖。

“但在全变暖的背景下,一些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确实在增加和加剧,呈现出长期趋势的变化。”黄磊说道。

他给出了一组数据在全变暖的背景下,我国平均气温和极端气温自1951年以来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一些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变得更强、更频繁、持续时间更长。更长的特征。

黄磊表示,如果不控制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根据气候模型预测,未来全一些极端事件的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将大幅增加。其中重要表现之一是——次极端强降水。在世界大部分地区,事件发生的频率也将增加。

经过短暂的“北抬”再“南落”,压力会减轻或者挑战会更大。

7月以来,我国主雨带仍保持西南地区东部至长江中下游地区。7月11日至12日,主雨带分阶段北移。

这只是雨带短暂的“北抬”。

据中央气象台预报,7月13日至16日,主雨带将“南下”至长江中下游地区。在此期间,主要强降雨区将出现在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

“值得注意的是,这与7月4日至7日的强降雨带重叠较大,需要关注降水的叠加影响。”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学健说。

在马学骞看来,即使7月中下旬雨带东段北移,长江流域防洪压力也不会缓解。长江中上游的显着降水仍将对高水位的河流、水库和湖泊构成威胁。

专家提醒,随后出现的“七低八高”情况更值得警惕。

据中国气象局预测,7月下旬,我国东部雨带将北移至黄淮、华北和东北地区。累计降雨量将比常年偏多30%至70%,部分地区降雨量将增加一倍以上。主要降雨时段为22日至23日、26日左右。

“南方正在全力防洪防灾,北方也不能放松。”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方华表示,7月下旬,北方地区降雨开始明显增多,进入“七降八升”的北方汛期关键期,需引起重视强降雨尤其是局地强降雨引发次生灾害的风险。

什么是“七下八上”?张方华说,受季风气候和地形影响,我国雨带每年由南向北移动。正常情况下,7月下旬至8月上旬,雨带将从长江流域北移至华北、东北地区,北方进入主汛期。

柱子

对于一些想知道的再近期南方暴雨与1998年相比如何?为何强度这么猛?还要下多久?和1998年南方大雨的广大网友,本文都详细地解再近期南方暴雨与1998年相比如何?为何强度这么猛?还要下多久?的由来,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地址:http://www.25jiujiu.com/post/883.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